優步(英語:Uber)法規爭議-台灣- 中華民國交通部在2014年7月7日公開表示將調查優步在台灣營運的合法性。根據交通部路政司表示,優步如果與租車公司合作,需遵守當地小客車租賃業相關規定,包括「不得任駕駛人自行接受派遣任務」。交通部另外表示,優步在台灣申請的營業項目為資訊管理、營業顧問等

優步(英語:Uber)維基百科

我們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匿名、化名或者直接用真實身份來編輯維基百科。與傳統的百科全書相比,在網際網路上運作的維基百科其文字和絕大部分圖片使用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和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來提供每個人自由且免費的資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條目的作者,以及在遵守協定並標示來源後直接複製、使用以及發行這些內容。

scantily-clad-taxi-drivers-pro  

 

優步英語Uber)是一間風險投資創業公司交通網路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佛尼亞州舊金山,以行動應用程式連結乘客和司機,提供租車實時共乘的服務[1]。優步已在全世界數十個城市提供服務[2]。乘客可以透過傳送簡訊或是使用行動應用程式來預約車輛,利用行動應用程式時還可以追蹤車輛的位置[3]

起初優步的司機駕駛林肯城市轎車凱迪拉克凱雷德BMW 7系列梅賽德斯-賓士S550等車系[3]。在2012年後,優步推出了「菁英優步」(UberX)服務,加入了更多不同系列的車型[4]。優步在2012年宣布擴展業務計畫,其中包括可搭乘非計程車車輛的共乘服務[5][6]

2014年6月,優步完成了多筆增資計畫,公司約價值182億美元。雖然優步並未宣佈公司的投資者,但據許多報導指出,富達投資是主要投資者之一[7]。至2014年6月,優步持續在處理多起法律上非法營運車輛的指控。

 

   

歷史[編輯]

優步最早是在2009年由崔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和格瑞特·坎普(Garrett Camp)成立,當時名為「UberCab」。優步在2010年6月正式於舊金山推出服務,同年8月萊恩·格雷夫斯(Ryan Graves)就任執行長。格雷夫斯不久後離開執行長一職,並由卡蘭尼克接任。格雷夫斯目前為營運副總裁和董事會成員[8]

優步的行動應用程式在2010年於舊金山地區推出,支援iOS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9] 。

2010年下半,優步獲得加州矽谷一群超級天使投資者創業投資資金挹注[10]。2011年初,優步獲得了來自創投公司Benchmark的3,200萬美元資金[11]。2011年下半,優步再次從多位投資者處獲得了3,20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高盛Menlo Ventures傑佛瑞·貝佐斯[12],這讓優步獲得的總創投資金達到4,950萬美元。

2012年4月,優步在芝加哥測試了以較低價預約傳統計程車的服務[13]

2012年7月,優步進入倫敦市場,最初車隊擁有90位賓士BMW捷豹汽車的駕駛[14]。7月13日,為了慶祝「國家冰淇淋月」(National Ice Cream Month),優步在七個城市推出「優步冰淇淋」(Uber Ice Cream)活動。使用者可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招呼冰淇淋車提供冰淇淋的外送服務,並從使用者的帳戶扣款[15]。2013年7月3日起,優步開始在紐約市漢普頓(The Hamptons)間提供實驗性的直升機招呼服務,稱為「UberCHOPPER」,定價為3,000美元[16]

2013年6月27日,優步在台灣台北市進行試營運[17]。並於一個月後在7月31日開始正式營運[18]

2014年6月6日,優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資活動中獲得了12億美元的投資[19]

經過數個月的試營運後,優步在2014年6月19日正式於香港部分地區推出服務,初期服務範圍僅涵蓋中環及鄰近地區[20]。2014年8月14日,優步於香港增加了招呼普通計程車的服務[21]

2014年7月24日,優步推出支援Windows Phone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22]

法規爭議[編輯]

澳大利亞[編輯]

2014年4月20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運輸局(Transport for New South Wales)對優佈新推出的共乘功能做出回應,該局表示若「若新南威爾斯的駕駛載運付費的民眾作為乘客,駕駛和其車輛應遵守《乘客運輸法》」,此外「在該法令規範下,此類型的服務應透過具有執照的計程車或出租車提供,由符合資格的駕駛運行,並經過道路和海事服務局(Roads and Maritime Services,RMS)的核准[23] 。」

2014年5月6日,維多利亞州的計程車服務委員會(Taxi Service Commission)在公開呼籲民眾應避免使用「UberX」等共乘應用程式後,對優步的駕駛開出了數張違規罰單,罰金為澳幣1,723元[24]

加拿大[編輯]

2012年9月,一篇溫哥華商業媒體的文章報導了優步和當地法規之間的爭議[25]。2012年11月22日,優步宣布在溫哥華將結束「秘密優步」(Secret Uber)的試營運階段,並將費率提高為每小時加幣75元以符合當地的法規[26]。截至2012年12月,優步尚未在溫哥華申請執照[27]

2012年12月5日,多倫多市政府官員指控優步違反25項地方規範,包括無執照計程車仲介和無照禮車服務等[28]。多倫多政府關於表示他們曾建議優步依照當地法規營運。優步的競爭應用程式已在當地取得執照[29]

台灣[編輯]

中華民國交通部在2014年7月7日公開表示將調查優步在台灣營運的合法性。根據交通部路政司表示,優步如果與租車公司合作,需遵守當地小客車租賃業相關規定,包括「不得任駕駛人自行接受派遣任務」。交通部另外表示,優步在台灣申請的營業項目為資訊管理、營業顧問等[30][31]

英國[編輯]

2014年6月11日,倫敦的黑色計程車(Hackney carriage)的駕駛以繞亂交通的方式,抗議倫敦交通局拒絕禁止優步以距離和時間計算費率,並認為此舉侵犯了他們計程車計費表的倫敦地區唯一使用權[32]。倫敦市長鮑里斯·詹森在次週做出回應,表示在不經過司法覆核的情況下禁止優步營運有所困難;然而,他同時也表示了對黑色計程車駕駛顧慮的同情,詹森解釋道:

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我們已經獲得高等法院對此事的裁定,而基本上問題是:在計程車內的駕駛手機等於計程車計費表嗎?我可以理解為何有些朋友可能認為如此,因為它持續在接收或計算距離時間和費率。而也有律師表示相反意見,而這也是倫敦交通局獲得的行政指示。所以我們有了法律上的問題[33]

美國[編輯]

加利福尼亞州[編輯]

2011年5月,優步收到了來自舊金山交通局停止並終止(cease-and-desist)命令信函,宣稱優步無照經營計程車服務。此外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也針對優步無照經營禮車派遣服務發出信函。兩封信函都指控優步違反法規,並要求其終止營運。作為對此的回應,優步將其英文名稱從「UberCab」(優步計程車)改為「Uber」[34]。2012年秋季,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對優步發出停止並終止命令(同時也對其他共乘服務公司發出相同命令),並裁罰20,000美元。然而,兩方在2013年達成一份暫時性的協定,撤銷了上述的法律行動[35]

2013年9月,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在投票後,全數贊成通過讓這份暫時協定成為永久協定,並建立一項名為「交通網路公司」的新服務類別,以涵蓋Lyft、菁英優步、SideCarSummon的服務,也讓加州成為第一個讓此類服務完整合法化的地區[36]

華盛頓特區[編輯]

2012年1月,一輛優步司機的車輛遭到華盛頓特區計程車委員會沒收。委員會宣稱優步在城市裡經營無照的計程車服務[37]。在許多優步使用者於社交媒體上請願後,華盛頓特區市議會在2012年7月投票通過正式讓此類服務合法,且不需受到最低費率的規範。這項決定也讓許多計程車司機提出抗議[38]

麻薩諸塞州[編輯]

2012年8月1日,麻塞諸塞州標準部門(Division of Standards)對優步發出了停止並終止命令,認定其使用之智慧型手機衛星定位應用程式並不是合格的計費裝置。但該部門在州長德瓦爾·派屈克的指示下,於8月15日撤銷了這份命令,並表示由於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正在研究該技術,因此符合規範[39]

芝加哥[編輯]

2012年10月5日,優步遭到芝加哥多間計程車公司控告。根據公開資料,優步被指控違反芝加哥和伊利諾伊州的公眾安全、消費者權益和公平營業法案[40]

紐約市[編輯]

紐約市計程車和禮車委員會(New York City Taxi and Limousine Commission)呼籲駕駛不要參與優步,因此讓優步的計程車服務項目在2012年10月暫停。但優步的高階轎車服務不受影響[41]。該月底颶風珊迪侵襲紐約時,優步因「加成計費」系統將價格提高一倍而招致批評[42]。而優步最後對消費者免除收取加成費用,同時給付相同的加成價格給司機。但優步也為加成計費辯護,指出因此讓颶風期間可呼叫的車輛增加了三倍之多。

西雅圖[編輯]

2014年3月7日,西雅圖市議會投票通過一項決議,將限制優步、Lyft、SideCar等共乘服務的駕駛人數,標準為每項服務不得超過150人[43]。市議會議員夏瑪·沙旺特(Kshama Sawant)支援這項決議,認為這將可保護傳統的計程車司機[44]。然而,在2014年4月17日,在收到36,000份要求將此議題付諸公投的連署書後,市議會的這項決定被暫時停止執行。市長艾德·莫瑞(Ed Murray)宣布將進行為期45天的協商以尋求其他的解決之道[45]。截至2014年7月14日,優步已捐獻了超過50萬美元給「西雅圖市民反對124441號命令」(Seattle Citizens to Repeal Ordinance 124441),該團體是一個希望能推翻市議會限制共乘駕駛數量命令的政治團體[46]

維吉尼亞州[編輯]

2014年6月5日,維基尼亞州監理部門(Virgi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對優步和其競爭對手Lyft發出了停止並終止命令,要求兩間公司暫停在維吉尼亞州的營運[47]

計費與付款方式[編輯]

優步的計費方式與按表收費的計程車類似,但計算費率和收款都由優步負責,駕駛並未參與其中。當優步車輛以超過11英里每小時(1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時,是以距離計價。在其他時候則是以時間計價[48]。在每次搭乘結束後,旅程的費用將直接從乘客登記的信用卡中扣款。除了「Uber Taxi」的一般計程車服務之外,扣款的費用在預設時並不包含小費,而優步也在官方網站和應用程式中註明「不需要支付小費」[3]。優步曾表示較高的收費是因為其提供了更可靠、更準時,且更舒適的服務[49][50][51]

在例如萬聖節、跨年夜或天氣不佳(如風雪或大雨)等叫車需求較高的時段,優步將會實施「加成計費」(surge price)提高價格以吸引更多駕駛來達到經濟均衡[52][53]。優步也會在極端的天氣狀態下實施加成計費,例如大多倫多地區在2013年7月8日造成淹水的暴風雨,以及紐約市颶風珊迪來襲期間[54]。當加成計費實施時,顧客在預約車輛前會看見特別通知[52]。在2011年的跨年日期間,部分地區的優步加成費率達到普通費率的七倍,引起許多乘客的不滿[55]優步的共同創辦人崔維斯·卡蘭尼克回應:「⋯因為這項服務太新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大家接受它。計程車固定費率的情況已經持續了70年[55]。」

 

廣告[編輯]

口號[編輯]

  • 穿越城市 無遠弗屆(只要按一下按鈕,就能即刻享受接送服務)
  • 享受更多(省時、優質、便捷 — 我們能提供所有您想要的服務))
  • 善待自己,因為值得(出席重要場合時,就該讓自己與眾不同)
  • 共同體驗(與您最重要的人一同度過更多快樂時光)
  • 擁有這一刻(一同讓所有美夢都成真)
  • 是時候放鬆一下了(您最便捷舒適的交通工具即將抵達)

商業模式[編輯]

  • 想成為 UBER 的特約合作司機嗎?
  • 開自己的車,降低汽車的成本

迴響和評價[編輯]

美國企業家馬克·安德生在2011年表示他將十分願意投資優步。他告訴CNET「優步是一個吞噬計程車的應用程式⋯其有著殺手級的體驗。你可以在地圖上看到預定的車輛正向你開來[56]。」此外在2011年,《紐約時報》形容優步「聰明但所費不貲」,指出車隊有著「優秀的一致性品質標準」,但乘車前的等待時間較傳統紐約市的計程車和出租車來得久[49]

今日美國》在2013年將優步選為該報的年度科技公司[57]

優步同時也面臨包括「Lyft」和「SideCar」等低成本即時共乘新創公司的競爭,因此優步推出了「優步計程車」(UberTaxi)和「菁英優步」(UberX)服務,前者與當地的計程車公會合作,後者則是使用非豪華的轎車車型載客[58]。這個舉動讓一些優步禮車的司機感到不滿,認為此舉造成他們收入的減少[59]

抗爭[編輯]

2014年1月13日,多名巴黎的計程車駕駛在戴高樂機場附近攻擊了一位優步司機,動機出於抗議來自優步的競爭[60]

2014年6月11日,在事前的計畫下,多輛計程車在歐洲各大城市阻擋了道路交通,抗議他們的生計受到優步等新創公司的威脅。計程車駕駛認為優步和其他基於智慧型手機程式的服務屬於不公平競爭,由於他們不受一般計程車費率和法令的規範[61][62]

2014年7月7日,台灣數百台計程車包圍交通部大樓,由中華民國計程車駕駛員工會全民計程車司機協會率領[63],其中部分司機並當眾燒毀營業登記證。抗議活動目的是針對多項台灣的計程車政策及現況,包括計費表更新、車隊加入規範等。同時也抗議優步等「白牌計程車」手機應用程式影響生計[63][64]

2014年7月21日,韓國首爾市政府表示將考慮禁止優步在當地營運[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6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