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招白牌車載客 收18罰單挨罰百萬

手機App叫車業者Uber強打黑頭車載客,登台一年多迅速累積數萬用戶,但未經核准經營車輛派遣,還私募俗稱「白牌車」的自用車攬客,乘客缺乏保障。交通部近期嚴查Uber,九月起連續祭出十八張罰單,累積罰鍰一百萬元,並擬跨部會勒令Uber的App下架,Uber不服開罰提出訴願。

從美國發跡的Uber,以手機App媒合租賃車業者與乘客,不跳表,主打叫車、付費一機搞定,司機幫乘客開車門、撐傘、送水,乘客花小黃價位卻能享受雙B級轎車,頗受歡迎。Uber一詞更入圍今年度台灣鄉民代表字。因為壓縮市場,七月間,計程車司機還上街抗議。

Uber近期在網站、臉書刊登廣告,以「開自己的車,每月賺十萬」的誘人條件招募司機,只要「年滿廿一歲,領有駕照並投保汽車保險,擁有任何中型或大型四門且車況良好的車輛」,就有機會加入。

交通部祭出管制,卻被民眾質疑「政府管太多」。交通部則說,計程車為乘客投保一百五十萬元乘客險,但Uber對乘客全無保障,一旦發生事故或糾紛,乘客求償無門;加上白牌車計費表未經經濟部標檢局審核,收費不透明,恐超收、誤收,呼籲民眾不要搭。

此外,交通部說,駕駛人須有職業駕照、執業登記證才能執業,Uber招聘白牌車,恐成治安漏洞;車主若「帶車投靠」遭罰吊照,連車都沒得開,得不償失。

 

交通部已依「公路法」向Uber開罰十一次、對違規載客的車主開罰七次並吊扣車牌,雖多次發文要求Uber登記為合法客運服務業,遵守相關法令及繳稅,但Uber遲不登記。

令官員頭痛的是,依法最重可處罰「勒令停業」,但Uber連營業登記都沒有,交通部擬協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經濟部,朝向勒令Uber的App下架。

Uber亞太區傳訊負責人鄭思敏回應,願積極與政府單位溝通並提供所需資料,但相關進度及其他運作細節,不願透露。關於消費糾紛,Uber設公開透明的申訴平台,並有專人處理,對於自家的消費者服務很有信心。

 

【2014/12/05 聯合報】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6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